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资讯中心

夯实产业基础 稳步推进扶贫

2017-05-10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记者李燕通讯员何文学)速冻食品、速冻蔬菜企业320家,奶牛养殖基地16个,肉鸭养殖基地40个,蔬菜种植基地148个,各类扶贫专业合作社650余家,分布在虞城全县的这些经济组织,根据各自条件分别采用直接帮扶、股份合作、企业带动、承包帮扶等方式,多管齐下推动了全县扶贫工作稳步前进。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虞城县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联动,基地建设推动”为指导,一手抓产业规模壮大,一手抓合作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产业培育上,走出了一条“扶贫扶出产业来,农业长出工业来”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有力地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开展。

  理清思路定方向。如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虞城县决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把培育和发展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把符合农民种养习惯,且有一定基础的奶牛养殖、肉鸭养殖和蔬菜种植作为全县贫困村农民增收的三大主导产业,明确了“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扶贫到村、效益到户、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和引导贫困群众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多业并举、连片开发”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思路。在2016年六大经济圈的基础上,围绕全县一路、一港、一区、一中心,着力打造203省道、310产业经济带,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等高效农业;在原有30万亩林果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果品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围绕全县肉鸭、蛋鸭、奶牛、山羊等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一批规模养殖业;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2017年计划新增花生种植面积3万亩,新增荠菜、甜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

  出台政策定措施。该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贫的政策性文件确定产业扶贫方向、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针对直接帮扶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企业带动模式、承包帮扶模式,分别给予扶贫资金或贷款贴息支持,对于土地流转500亩以上、其中贫困户土地占10%以上的,给予经营主体奖励。

  创新“四位一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贫模式,与中原农险、河南农信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入担保金1000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贫带动企业提供担保,目前已发放脱贫企业贷款2.6亿元,带动1.2万贫困人口脱贫。

  招商引资挖源头。产业扶贫离不开企业带动。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产业扶贫的根源来抓,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壮大。该县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一扶、二引、三培育”的工作思路壮大扶贫龙头企业,提高其带动能力。“一扶”,通过政策扶持、撬动本县企业家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了16个奶牛养殖基地、40家肉鸭养殖场;“二引”,通过引荐148家上市企业负责人任148个贫困村名誉村主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产业直接链接国内、国际市场,提高了种、养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培育”,组织县直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组织银企对接洽谈会等形式,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组织农民练内功。为使分散的农户建成有组织、有规模、统一的种养基地,该县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有效地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实现了“小群体”“弱群体”与“大龙头”“大市场”的有效链接。杜集镇史桥村150户村民自愿报名参加成立了蓝云肉鸭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指导社员对每棚鸭子专门设立档案,进行肉料转化率评比分析,以达到最高效益。小小的肉鸭养殖一下子就让史桥村群众抱上了致富的“金娃娃”,合作组织推动了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抓好产业支撑,建设扶贫车间,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脱贫致富。计划在全县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200个,在24个乡镇各建设一个孵化园。同时还打造了六大板块经济,按照就近进厂务工的需求,全县六大块状经济圈可直接吸纳、带动周边近20万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1万人。

  产业扶贫整体推进,链式扶贫结出硕果。通过努力,虞城县依托奶牛、肉鸭、蔬菜三大扶贫主导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辐射带动1.5万户贫困户,同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扶贫格局,推动全县扶贫工作稳步前进。

版权所有 ©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4021308号-1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ZHONGYUA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