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资讯中心

光山县产业扶贫之路的思考

2017-02-24   来源:河南日报

  郭珂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光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光山县探索出“互联网+扶贫”“金融+产业”等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颇有成效、长效可持续的产业扶贫路。

  随着全县整体脱贫时间的临近,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在扶贫中的作用,确保扶贫产业稳定、高效、健康发展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外出学习、下乡调研,与乡村干部、贫困户、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光山县产业扶贫之路有了一些思考。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带贫情况

  (一)第一产业基础牢固,产业扶贫根基稳定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稳固。成功实施了超级杂交水稻“百千万”示范工程,全县粮食生产持续提质提量。二是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茶叶、油茶、苗木花卉、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并实施了人均“1亩药、1亩油茶、1亩中药材、1亩果蔬”特色产业扶贫行动。三是特色养殖业方兴未艾。2016年,全县麻鸭出栏397.4万只,还发展了孔雀、鸵鸟、天鹅等特种养殖,引进了一大批养殖大项目。四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势头强劲,带贫成效显著。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00家,农业龙头企业57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提供用工岗位、提供产业技能服务、土地流转增收、股份帮扶增收、农产品“订单”帮扶等方式,2016年共带动13002名贫困人口脱贫。

  (二)第二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动力强劲

  一是产业集聚发挥效应。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16年以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的用工岗位。二是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发展。依托粮油、茶叶、红薯、油茶果等本地特色资源,涌现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三是羽绒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约2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羽绒服装及关联产业,年产值70亿元以上。

  (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扶贫活力迸发

  一是电商产业做大做强。农村淘宝全面启动,全县共有网店5000余家,电商带动7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二是金融保险快速发展。加强政银联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2016年共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等发放助农扶贫贷款12.7亿元。县政府与中原农险合作,为全县贫困户办理医疗保险、房屋保险、生活风险保障、人身意外保险和生产风险保障等系列保险。三是劳务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精准统计、精准培训、精准对接,发展劳务产业扶贫。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共有28004人外出务工增收。四是全域旅游全面推进,全县已形成红绿旅游线路环绕、智慧文化游点缀其间的全域旅游模式,覆盖了大量的贫困村。

  二、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带贫能力有较大差异。新成立的农村经营主体土地成本高,做大做强周期长,必将导致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二是三产之间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势不强,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第二、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稍显滞后。

  (二)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

  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应对风险能力差,扶持项目实施难,独立发展产业风险大。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项目资金直接扶持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缺乏规范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约束,贫困户很难长期稳定受益。

  (三)缺乏名牌意识,品牌效益不高有品牌无名牌

  目前全县农产品基本是自产自销,走出去的少,缺乏全省乃至全国名牌。品牌使用管理不规范,没发挥出优势效益。一些以地名命名的农产品品牌无统一的品牌标识,缺乏有效的管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人才和技术短缺

  一是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还没真正建立长效机制,贫困户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二是返乡成功人士和本土能人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目前,有不少返乡成功人士和本土能人创办了新型经营主体,但大部分没有真正与贫困户融于一体,在产业发展和技术指导方面服务贫困群众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意见建议

  (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三产融合

  一是合理规划,精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变扶贫产业分散发展的传统做法,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打造有特色竞争力的扶贫产业体系,结合茶叶、林果、养殖、蔬菜、中药材和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集中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片区。

  二是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粮油产量大县的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擦亮以“光山十宝”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几个全国驰名的品牌,以名牌开拓市场、吸引资金、人才,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当地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加强政企合作,多形式、多方位地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素质。

  四是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依托农村淘宝等平台,实现电商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以光山“四大名菜”为特色打造光山菜品牌,发展订单农业,与贫困户签订种养协议,解决农副产品销路问题。

  五是整合资源,壮大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如在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产业基地建设环山徒步栈道、产品加工体验中心、产品售卖点等设施,打造观光游示范点。

  (二)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扶贫实力

  盘活资产存量。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利用集体资产联合创办或投资参股经济实体,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利用涉农资金中的产业扶贫资金,建立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专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牢固的利益连接机制

  一是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争取各级对扶贫和农业的支持政策及项目。加强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参与度,保持土地流转关系稳定;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扶贫贷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帮助它们发展壮大,提高带贫能力。

  二是构建牢固的利益连接机制。优化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对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资金扶持的前置条件,确保其真正承担扶贫责任和义务。村集体统一管理产业扶贫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入股新型经营主体,配股到户,并固定分红。

  (作者系中共光山县委副书记)

版权所有 ©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备14021308号-1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ZHONGYUA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